![]() |
來源 |
最後...我當然還是跑去把這本書找來看啦。
但說真的,我所理解的這本書的內容,跟出版商行銷的內容,實在是有差距。若只是光讀出版社的行銷文,我還以為它是本懸疑驚悚小說呢 (它不太算是)。其實書介中幾乎就把劇情交代得差不多了;當然,中間還有很多構成這本書的人物和細節,可算是加深他所要傳達的意旨,但如果是要讀劇情和結局的,這本書可能會讓你有點失望。
終究這本書是個寓言,寓言什麼也不難猜測,所已接下來就是看作者的寫作功力是否能夠使讀者沉浸其中了...但其實這真的很主觀-- 每個人的閱讀習慣不同,加上對文字的感覺都各有所好,其實很難說作者的風格是會合你的口味。在這本書...很可惜,I don't get it. 可能是出版社的行銷太洗腦了加上我個人的認知錯誤,我一直讀到最後還在期待這謎團有個(爆炸性??)結尾。
「錢已匯入你的戶頭。」
唯有這句話,能讓無路可退的故事繼續下去。
唯有這句話,能讓無路可退的故事繼續下去。
★來自希臘的極致小說,勇奪雅典文學大獎、歐盟文學獎大熱門!
★令人窒息的極強後座力,即將一次又一次撕裂你的心防。
薪水極高,卻只需整天坐在家中的工作……你,願意嘗試嗎?
失業近一年的他,終於找到工作:與公司簽訂合約,出借自家公寓作為倉庫。
他謹守合約規定,每日獨坐家中,等待同事搬運物品來寄放。每週7天,每天24小時,他任由公司重新配置居家擺設,寄放各種令人大開眼界的雜物。每一次寄物,同事都會用這句話道別:「錢已匯入你的戶頭。」
戶頭的數字日漸增加,他的存在感越縮越小,家中的物品已塞到極限,連睡覺空間也不剩。他向公司抗議物品堆放方式不近人情、爭取休假外出,卻受到殘酷回絕。
回想面試那一天,老闆的言談似乎暗藏伏筆。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錯?公司的強勢要求一次次撕裂他的底線;決心奪回人生主導權的他,竟也一再為自己設下更低的妥協標準。這場挑戰人性極限的拉鋸,最後該如何收場?事件又是從何時急轉直下,演變成一齣通往死亡的驚悚劇?(來源)
另外它中間似乎也是有很多看似破案線索的人物行為與事件,(這算是雷吧,要看請反白): 像是公司的員工最後還跑來紀錄主角的一舉一動,加入這元素的原因是什麼?目的是什麼?我讀到最後還是不懂。
讀得津津有味之餘就差點忘記其實它是本陰暗的寓言啊...
還有一個我沒有很enjoy這本書的原因,大概就是小的真的歷練不深啊!我真的無法深刻體會它所要表達的事情與可怕之處。大概的我也懂,(想要親自體會的讀者們就別反白,自己去找書來看啦):不知名的主角(就是比喻現實是舊中的你和我啦)為了錢,犧牲了一切,好幾次嘗試反擊,恢復原本的生活卻又因為錢錢的誘惑與未來的遠景而妥協,最後就變得連自我都要喪失了....
你知道的,一樣的東西,不同的故事來表達。所以這時又回到作者說故事的功力與讀者喜好了,其是不管什麼書,有什麼樣的梗沒有用過?就是形式不同罷了。
以上是故事的主旨,但其實裡面還有很多其他的事件,小的文學底子不好,希望有聰明的大大解惑: (有雷!有雷! (吧))
1. 書的後半段,主角家外的暴動: 它只是純粹想要表是主角對外面世界冷感到不關心的地步嗎? 還是有其他我沒注意到的意義?
2. 主角在書快要結束時寫的那段文字(書裡面用標楷體呈現): 說實話,我讀不太下去。是反映他的心情嗎? 還是別又寓意或影射?
總結一下,我覺得非常可惜,讀不懂/體會不出這本書的好,不然看它獲獎無數,肯定是本不錯的書吧! 對我這種國文課本裡對文人的感情完全無感的人,有時候要能被一本書震撼到,也困難吧(再度苦笑)。看來還是重口味的科幻和奇幻比較適合我.....但說回來,不能體會這本書大概也是件好事,哪天我開是領會它的可怕,就表示我已經長大,回不去了。